6月11日,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科技交流大會在成都盛大開幕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親臨現場并發表主旨講話。他強調,要“加強團結合作,深入踐行國際科技合作倡議”,構建“創新驅動、開放包容”的“一帶一路”科技創新共同體。
在這一全球科技合作盛會上,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,鄭重宣布第三批20項“企業找技術”榜單。虹潤申報的《輕金屬表面的“早期預警-自修復”一體化防護材料關鍵技術應用及產業化》項目,作為第二批“雙向揭榜掛帥”項目的代表性成果位列其中。
破局輕金屬防護世界難題
虹潤入選的《輕金屬表面“早期預警-自修復”一體化防護材料》項目,直指輕金屬材料易腐蝕這一全球性行業痛點。
輕金屬材料(如鋁合金、鎂合金)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、軌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,但其防護難題長期未得到根本解決。傳統涂層防護被動且難以感知損傷起始,當肉眼可見損壞時往往已造成嚴重破壞,帶來巨大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。
虹潤的技術創新在于賦予涂層 ‘感知’與‘自愈’雙重智慧:
“早期預警”功能:在材料中嵌入智能響應單元,當涂層出現微損傷或環境腐蝕因子侵入時,實時發出可視或可檢測信號。
“自修復”功能:利用微膠囊或本征型修復機制,在損傷初期自動觸發修復反應,快速封堵微裂紋或孔洞。
“我們將腐蝕扼殺在萌芽狀態,極大延長材料服役壽命,降低維護成本。”技術負責人江擁表示,這一創新將使輕金屬防護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御,是行業期待已久的技術突破。
“揭榜掛帥”:匯聚全球智慧攻堅核心技術
四川省“雙向揭榜掛帥”機制,旨在通過“企業出題、能者破題”的方式,高效鏈接全球創新資源,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。虹潤此次主動揭榜,既彰顯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擔當,也為其整合國內外頂尖研發力量打開了通道。
“入選榜單只是一個起點。” 技術負責人江擁表示,“我們誠摯邀請海內外高校、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頂尖團隊‘揭榜’合作,特別是材料科學、腐蝕電化學、智能傳感、先進制造等領域的專家,共同攻克材料體系設計、智能響應機制調控、規模化穩定制備工藝以及長效服役性能評價等核心關鍵技術,加速實現這一革命性防護技術的產業化落地。”
絲路機遇:綠色智能防護助力“一帶一路”基建
項目的成功研發與產業化,不僅將提升我國在高端防護材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,更高度契合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對基礎設施長效、安全、綠色運行的迫切需求。無論是穿越復雜氣候帶的高鐵列車、沿海地區的風電設備,還是熱帶海洋環境中的橋梁與港口設施,采用這種智能一體化防護技術的輕金屬構件,將顯著提升其耐久性和可靠性,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,為“一帶一路”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堅實的材料保障。
虹潤將以此次入選省級“揭榜掛帥”項目為契機,以開放創新的姿態,攜手全球合作伙伴,加速突破輕金屬智能防護“卡脖子”技術,為中國智造增添亮色,為“一帶一路”設施聯通貢獻科技力量!